【資料圖】
光明網(wǎng)訊5月28日,2023年全國林草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。啟動儀式上,三江源國家公園、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、中國林科院木工所木材科普中心等被授予首批國家林草科普基地。
林草科技活動周是全國科技活動周的特色活動之一,至今已連續(xù)開展13年。據(jù)了解,今年林草科技活動周的主題為“走進林草科技 共享綠色福祉”,其間將舉辦一系列林草科技創(chuàng)新成果展示、林草科普互動體驗等活動,推動林草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和科學普及,提高社會公眾的生態(tài)意識和科學素養(yǎng)。
首批國家林草科普基地共有57個,其中場館類23個、教育科研類12個、自然保護地類22個。國家林草科普基地是國家特色科普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依托森林、草原、濕地、荒漠、野生動植物等林草資源開展自然教育和生態(tài)體驗活動、展示林草科技成果和生態(tài)文明實踐成就、進行科普作品創(chuàng)作的重要場所,由國家林草局、科技部共同命名和管理。按照國家林草局和科技部要求,各科普基地依托單位將整合科普資源、保障科普投入、加強隊伍建設、發(fā)揮自身特色,不斷提升林草科普服務能力,充分發(fā)揮科普基地作用,積極加以培育建設,提升科普工作水平。
啟動儀式上,國家林草局宣布即將舉辦首屆全國林草科學實驗展演匯演、科普微視頻大賽、科普講解大賽、優(yōu)秀科普作品征集等活動。竹藤中心帶來了林草科學實驗展演《以竹代塑“竹”夠好》,中國林業(yè)出版社向首批國家林草科普基地及中小學捐贈科普圖書。
據(jù)介紹,過去一年,國家林草局強化頂層設計,注重科普實效,在林草科普政策制定、科普基地建設、科普活動舉辦、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。制定了《國家林草科普專家?guī)斐蓡T遴選工作方案(試行)》,組織林草科普專家?guī)斐蓡T推薦,舉辦了11期國家林草科技大講堂培訓直播。與科技部等部門共同主辦的“科普援藏”和“科技列車河池行”等活動成為全國科技周品牌活動。聯(lián)合中國科協(xié)、科技部等18個部門舉辦了全國科普日活動。與中國科協(xié)全面合作,組織開展“科普雙進”、全國林草科普講解大賽等活動。(記者 張佳興)